『游刃齋』方寸之地,游刃有余
內容推薦
一個500年不敗的商幫,一個縱橫四海的商幫,一個首富輩出的商幫,一個玩轉資本魔方的商幫,一個毀譽參半的商幫,其財富謀略無疑值得探究。
全球近三千萬潮人,足跡遍布世界各地,“有潮水的地方就有潮人”。
《清稗類鈔》農商類潮人經商篇載:“潮人善經商,窶空之子,只身出洋,皮枕氈衾以外無長物。受雇數年,稍稍謀獨立之業,再越數年,幾無不作海外巨商矣。尤不可及者,為商業之冒險進行之精神。其贏而入,一遇眼光所達之點,輒悉投其資于其中,萬一失敗,尤足自立;一旦勝利,倍蓰其贏,而商業之揮斥乃益。”
張弼士18歲下南洋,1875年到蘇門答臘經營墾荒事業,開辦了亞齊墾殖公司,先后辦起了橡膠園、茶園、魚池和銀行,成為資財累累的“蘇島富翁”。同時,他還把大量盈利投資于其他行業,如遠洋航運、礦務公司、房地產等。經過30多年的創業奮斗,到19世紀90年代,張氏企業的經營范圍已包括農、礦、商、運輸各業,分支機構遍布南洋各地。據估計,張弼士在企業最鼎盛期間,全部海外資產約合白銀7000萬兩,當時清政府一年的財政收入也不過如此。這真是名副其實的“富可敵國”了!
潮商的觸角也伸人各個不同的行業中,像零售、地產、金融等行業,不乏名聲顯赫的潮商。零售業是現金流最充沛的行業,地產是資金運作最頻繁、效率要求最高的行業,而銀行則是財富的匯集地。
![]() |
![]() |
管理員
該內容暫無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