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湫寶塔
近日,省發展改革委印發《2024年廣東省營商環境評價報告》,公布2024年全省營商環境評價結果,我市營商環境評價結果位居全省第二檔,連續兩年進入粵東西北前三。獲得電力、獲得金融服務、納稅等8項指標排名粵東西北前三,市場準入、登記財產、政府采購、政務服務等4項指標進入全省前九名,趕超部分珠三角城市水平。首次參評的海豐縣在全省參評的縣(市、區)中,同樣獲評第二檔。
促進市場主體活力競相迸發
營商環境是市場主體生存發展的土壤,一個地方的營商環境優則企業強。為了更好激發市場主體活力,我市始終堅持以企業和人民群眾滿意度為出發點和落腳點,秉持“營商環境就是生產力”的理念,推動營商環境改革不斷深入。推行企業開辦“全鏈式通辦”“分鏈式選擇辦”服務模式,實施企業開辦“1+N”集成辦理,并通過搭建“云輔導”體系,推行企業開辦智能導辦及遠程視頻幫辦服務,實現導辦服務多元化、政務服務最優化。同時,我市還提供“專人專辦、全程幫辦”服務,支持引導個體工商戶轉型升級為企業,推動107戶個體工商戶被認定為全省首批“名特優新”個體工商戶,提升個體工商戶發展質量。
在了解到汕尾市某食品有限公司業務擴展需求后,市市場監管局積極探索,在全省率先頒發首張跨縣區“一照多址”營業執照,推動企業開辦登記便利化改革,有效降低市場準入門檻,不斷激發市場主體活力和發展內生動力。
為持續深化住所與經營場所改革,我市出臺《關于探索推行跨縣區“一照多址”改革的通知》,汕尾市轄區內依法登記且從事無需許可審批項目的企業(不含分支機構),在其住所(經營場所)以外增設固定經營場所且經營活動不涉及許可經營項目,可以在汕尾市管轄范圍內允許以跨縣區“一照多址”模式辦理登記手續,無需另行辦理分支機構設立登記。
截至2024年12月底,我市登記在冊經營主體296198戶,同比增長11.86%。2024年全市新登記經營主體56252戶,其中新登記企業14591戶,新登記企業同比增長76.5%。我市市場主體蓬勃發展、“增”勢喜人,充分反映出我市優化營商環境系列政策措施不斷釋放改革紅利,讓各類市場主體發展預期更穩、信心更強,為我市經濟高質量發展注入了源源不斷的強大動力。
塑造數字賦能政務服務新標桿
政務服務關乎政府職能轉變與行政效能提升,影響營商環境和高質量發展,與企業的經營發展密切相關。近年來,我市著力打造“四數聯動”示范工程,將數字政府“省市聯建”作為推動汕尾政務服務“一網通辦”能力提升的重要抓手,撬動政務環境“大提升”“大變革”,持續擦亮善美政務服務品牌。在《廣東省數字政府改革2023年報告》中,我市數字政府改革多項指標進步顯著,持續領跑粵東西北,“一網通辦”能力位居全省前三,市政務服務中心以全省第1名成績榮獲“廣東省市級標桿政務服務中心”稱號。
“有了‘深汕零距離’政務服務后,以前要分兩次跑深圳、汕尾兩地才能辦理好的業務,現在一次性就可以辦完,太方便了!”,位于汕尾高新區的某電子封裝材料有限公司的業務員在市政務服務中心一次性就辦理了深圳市的“科技金融扶持”和汕尾市的“企業參保單位社會保險信息變更”兩個業務,實現了深汕兩地政務服務跨域通辦,有效解決異地辦事所面臨的“多地跑”“折返跑”等問題。
我市充分發揮西承東聯橋頭堡的區位優勢,主動對接“融灣”“融深”,全力應用推廣政務服務“視頻辦”,創新上線“大灣區?視頻辦”異地收件平臺,設置“深汕零距離”服務專窗,把“特區服務窗口”搬到了“家門口”,群眾享受“面對面”“顧問式”的咨詢導辦、全流程網辦等服務,打造“大灣區能辦、老區也能辦”的特色服務品牌。目前,政務服務“視頻辦”平臺已上線1715項高頻事項,累計辦結工單1356筆,惠及群眾1202人。
為切實解決政務服務的堵點難點問題,提升企業群眾辦事獲得感,我市在市、縣兩級政務服務中心設立“辦不成事”反映窗口,累計為群眾解決超600件“疑難雜癥”業務,同時主動提供“周六不打烊”延時服務以及工作日延時服務等暖心服務,確保前來辦事的企業群眾不白跑、不空跑。目前,“延時服務”已累計辦理“契稅申報”、“換領居民身份證”、“償還購房貸款本息提取”等高頻事項31954件。
推動政府采購高效公正透明
2024年以來,我市圍繞持續促進政府和市場之間的良性互動,著力打造汕尾政府采購營商環境新高地,優服務、重創新、強監管,實現政府采購指標營商環境評價結果位列全省第5名、粵東西北第1名。
《2024年廣東省營商環境評價報告》中,專門肯定我市以數字化政采賦能“百千萬工程”,持續升級鄉村振興館-汕尾館的改革舉措。為充分發揮政府采購政策導向功能,有效賦能鄉村全面振興,我市依托廣東政府采購智慧云平臺電子賣場鄉村振興館建設汕尾分館,運用數字化手段賦能帶動鄉村振興發展,構建集商貿交易、物流配送、倉儲服務、品牌策劃、市場推廣、金融信貸等一體化的供應鏈服務體系,標準化擴容“綠美專區”,助推“百千萬工程”落地。
同時,我市創新政府采購方式,持續營造公開透明市場環境,全面推廣遠程異地開評標工作,所有采購項目原則上全部采用遠程開標模式。2024年異地評標突破省域界限,順利實施跨省異地評標項目2宗,異地評標合作地市擴大至20個(含省外),實現了以“跨市”“跨市縣”形式為主,“三地同評”“跨省聯評”多種形式結合的異地評標模式。
而且,我市積極推進“政采貸”線上融資服務,2024年政采貸融資額2164萬元,同比增長49.6%。拓展框架協議采購、帶量采購應用場景,2024年順利完成首例框架協議采購項目,使我市成為全省第2個使用省政府采購智慧云平臺實施框架協議采購,首個采用質量優先法采購的地市,帶量采購項目累計金額5991萬元,節支率約25%。
此外,我市以整頓秩序為重點,推動政府采購統一市場建設,持續營造公平競爭市場環境。在全市范圍內開展政府采購“四類”違法違規行為專項整治工作,對涉及的13家代理機構、30家采購單位責令限時整改,對2家采購人、4家代理機構給予警告處罰,對涉嫌圍串標的2宗政府采購項目移交公安機關處理,構建采購人-代理機構-評審專家全鏈條監管模式。
“水深則魚悅,城強則賈興”,營商環境是一個城市的重要軟實力,也是城市的核心競爭力,更是城市形象的“金名片”。汕尾將繼續推動營商環境迭代升級,為各類市場主體營造經營成本更低、辦事效能更高、獲得感更強的營商環境,形成具有汕尾特色的營商環境品牌,讓企業想來、要來、主動來。
原標題:《連續兩年進入粵東西北前三 營商環境成為汕尾城市新品牌》
![]() |
![]() |
管理員
該內容暫無評論